全物理角色的培养需要从角色定位、技能机制、装备搭配和队伍协同四个方面入手。物理系角色通常以高爆发或稳定输出见长,但缺乏元素反应的多样性,因此更依赖数值强度和技能联动。培养时应优先关注角色的基础属性成长曲线,确保等级、突破和关键天赋的同步提升,同时合理分配体力资源用于刷取行迹材料和遗器副本。物理队的核心优势在于对物理弱点敌人的压制力,但需注意部分精英敌人存在物理抗性机制。
物理角色的技能升级顺序直接影响实战表现。以物主为例,其战技虽是单体攻击但附带溅射效果,终结技则能强化普攻输出,天赋提供的击破加成进一步提升了物理破盾效率。克拉拉的反击机制、素裳的单体爆发和娜塔莎的治疗能力构成了物理队的三大功能支柱。技能加点上,输出角色优先升级核心伤害技能,辅助角色则侧重功能性天赋。物理系角色普遍依赖击破特攻属性,因此在行迹材料刷取上需倾斜资源。
遗器和光锥的选择决定了物理角色的上限。毕业级遗器推荐格斗之王四件套搭配太空封印站两件套,前者提供攻击力和速度加成,后者增强暴击率。过渡期可采用快枪手与野穗的2+2组合。光锥方面,五星专武如无可取代的东西能显著提升输出,四星秘密誓心和鼹鼠党欢迎你则是性价比之选。词条优先级为暴击/爆伤>攻击力>速度>击破特攻,辅助角色需额外堆叠效果命中和能量回复效率。
队伍搭配上需遵循主C+副C+生存+功能的基础框架。物理主C通常搭配同系副C形成输出链,如物主与克拉拉的组合能兼顾对单和对群。娜塔莎作为必练治疗角色,其解控能力可有效应对高难本。三月七的护盾与物理队的相性良好,而布洛妮娅的拉条效果能优化输出节奏。面对多目标时,需利用好物理系的范围削韧特性;对阵单体强敌则要把握破盾后的爆发窗口。
由于缺乏元素覆盖的灵活性,遇到高物理抗性敌人时需及时切换备用队伍。同时物理角色往往依赖击破状态触发天赋加成,因此对速度属性和行动顺序有较高要求。培养过程中不必盲目追求金色遗器,均衡等级3级前应以紫色遗器过渡为主。资源规划上建议每日保留部分体力用于信用点和经验材料,避免出现角色等级断层的情况。
长期养成方面,物理角色在星魂提升后往往有质变效果。物主的六魂解锁天赋全场景生效,克拉拉的四魂增强反击频率,这些关键节点需要提前规划抽卡资源。同时要注意光锥的叠影等级提升,低叠影光锥在后期可能成为输出瓶颈。随着游戏进程推进,物理队需要逐步补充虚数或量子属性角色来弥补应对面不足的问题,形成更全面的战术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