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炮型舰船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属于高爆发输出单位,其建造和强化需要系统性的资源规划与技术路线选择。建造火炮型舰船的核心在于资源储备、蓝图获取、技术值分配以及实战配置四方面。金属与晶体是基础资源需求,而重氢主要用于后期高级舰船建造。前哨站的快速建造能有效提升资源采集效率,建议优先升级工程舰的采矿速度与仓储系统,确保资源供给稳定。
蓝图获取是火炮型舰船成型的首要条件。通过研究档案或特殊任务可解锁基础型号,如阋神星I级轻型快速火炮驱逐舰或灼热级重型火炮突击舰。前者侧重对小型舰船的精准打击,后者则以高额范围伤害见长。技术值分配需集中投入关键模块,例如阋神星的火炮集火策略能显著提升爆发输出,而灼热级的火控系统强化可优化命中率。逆向装置应谨慎使用,避免分散技术值导致核心模块成长滞后。
轻型火炮驱逐舰适合中排游击,依靠高闪避与机动性生存;重型火炮突击舰则应部署于前排,依赖装甲与维修系统支撑持续输出。编队时需搭配防空或载机单位弥补对空短板,例如配合谷神星级战术驱逐舰的命中率增益效果。注意舰船攻击序列的默认逻辑,优先手动调整目标为敌方主力舰或攻城单位。
后期优化重点在于模块协同与资源循环。采矿平台可提升10%-30%采集效率,但需同盟协作防守。舰船强化顺序建议遵循输出-生存-功能优先级,如先点满伤害与冷却缩减,再补充装甲或闪避属性。搬迁基地至富矿区时,需通过前哨站预先对接高级资源点,并确保工程舰队列充足以缩短建设时间。火炮型舰船的强度依赖长期养成,需平衡资源消耗与战力提升节奏。
火炮型舰船的优势在于瞬时火力压制,但需注意其造价较高且对操作有一定要求。合理利用曲率航行增援机制可缩短部署时间,而封锁战术能为火炮舰队创造输出环境。最终成型舰队需通过多次实战调整配比,逐步适应不同战场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