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策略围绕资源管理、兵种搭配、战术执行和军团协作展开。资源是发展的基础,优先升级农场、铁矿、橡胶厂和油井等建筑,确保粮食、钢铁、橡胶和石油的稳定产出。初期主线任务提供的资源奖励至关重要,应优先完成以快速积累资本。合理分配空闲人口至资源生产岗位,避免人口闲置导致负增长。资源点的抢占也需分优先级,城市间的橡胶点因稀缺性应优先争夺。
兵种养成需遵循专精为主,均衡为辅的原则。蓝色兵种中,轻型坦克、步枪兵和榴弹炮是前期开荒主力,推荐将科技等级提升至LV5-LV8以应对低级叛军和资源点守军。紫色兵种如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是后期攻坚关键,但需集中资源培养1-2种核心兵种,避免分散投入导致战力平庸。步兵虽基础但编制数量庞大,适合处理反坦克炮和建筑占领;炮兵射程优势明显,但需搭配前排单位提供视野保护。空军方面,侦察机是视野控制的核心,运输机则用于快速支援。
攻城战中,坦克吸引炮塔仇恨,攻城炮保持120距离输出,步兵同步切入防空设施。遭遇战时优先歼灭敌方有生力量,炮兵集中火力打击后排,反坦克单位针对装甲目标。防御战需将敌军阻挡在炮塔射程外,炮兵部署于森林中以获得攻击加成。注意部队行进时分散队形,避免被范围伤害集中压制。战场突发情况需即时调整,如轰炸机针对喀秋莎集群的快速清场,或紧急撤退残血单位。
指挥官可将城市改建为军团城市,共享高级军备如鼠式坦克或龙卷风火箭炮。通过商业区运输资源至军团城市,或分配军备至成员个人城市,实现资源与战力的互补。军团成员需明确分工,例如专人负责侦察、资源链维护或主力攻坚。沟通渠道的畅通是协同作战的前提,战术讨论与实时情报共享能避免资源浪费和战略失误。
即使资源短缺,科技研究也不应停滞,需合理安排研发顺序与时间。陆军科技优先提升主力兵种属性,空军科技侧重侦察与运输效率,海军科技在沿海地图中至关重要。军官的选择需结合兵种特长,例如步兵加成型军官可弥补科技等级不足。加速道具应用于关键科技或建筑升级,以缩短战力真空期。
个人战场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细节把控。从资源分配到每一场小型遭遇战的指挥,均需保持冷静判断。持续优化战术并适应战场变化,方能逐步建立优势。